CAS Number:60-80-0 基本信息 | |
中文名:76611 | 安替比林; 非那宗; 2,3-二甲基-1-苯基-3-吡唑啉-5-酮 |
英文名:56787 | Antipyrine |
別名: | 1,2-Dihydro-1,5-dimethyl-2-phenyl-3H-pyrazol-3-one; 2,3-Dimethyl-1-phenyl-3-pyrazolin-5-one; Phenazone |
分子結(jié)構(gòu): |
|
分子式: | C11H12N2O |
分子量: | 188.23 |
60-80-0 | |
EINECS登錄號: | 200-486-6 |
InChI: | 1S/C11H12N2O/c1-9-8-11(14)13(12(9)2)10-6-4-3-5-7-10/h3-8H,1-2H3 |
物理化學性質(zhì) | |
熔點: | 109-113ºC |
沸點: | 319ºC |
水溶性: | 1000G/L(20ºC) |
性質(zhì)描述: | 該品為無色晶體或白色結(jié)晶性粉末。熔點114℃,沸點319℃(98.8kPa),211-212℃(1.33kPa),相對密度1.0747(20/4℃),折光率1.5697。溶于苯、乙醇、水、氯仿,略溶于醚。無臭,有微苦味。 |
安全信息 | |
安全說明: | S26:萬一接觸眼睛,立即使用大量清水沖洗并送醫(yī)診治。 S37/39:使用合適的手套和防護眼鏡或者面罩。 |
危險品標志: | ![]() |
危險類別碼: | R22:吞咽有害。 R36/37/38:對眼睛、呼吸道和皮膚有刺激作用。 |
其他信息 | |
產(chǎn)品應用: | 該品為解熱鎮(zhèn)痛藥,這類非甾抗炎藥具有較強的解熱鎮(zhèn)痛、抗炎及抗風濕作用。但由于不良反應嚴重,臨床應用已日趨減少,其中的一些老品種已逐漸趨向淘汰。安替比林、氨基比林、安乃近等片劑都是衛(wèi)生部1982年9月公布的淘汰藥品。安替比林是一種分析試劑。用于硝酸、亞硝酸及碘的分析,用于測定形成絡合陽離子的元素,重量分析測定鈦。 |
生產(chǎn)方法及其他: | 由1-苯基-3-甲基吡唑酮-5經(jīng)甲基化、水解而得。在干燥的甲基化罐中,加入吡唑酮,再加入硫酸二甲酯,升溫至160℃,反應6h,加熱水煮沸2h。將此甲基化反應物放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水解罐中,在100-110℃攪拌水解3h。靜置分層,取安替比林油層放在結(jié)晶罐內(nèi),加蒸餾水稀釋,攪拌,降溫至10℃以下,析出晶體,甩濾,水洗,甩干得安替比林粗品。粗品用蒸餾水重結(jié)晶,活性炭脫色,即得成品。甲基化操作還可以采用氯甲烷或溴甲烷作原料,將這類甲基化試劑作成甲醇溶液,稍微過量地與1-萘基-3-甲基吡啶酮攪拌反應。然后蒸去甲醇,將反應物溶于水中,用氫氧化鈉使呈微堿性,用苯萃取安替比林,再從苯中重結(jié)晶,最后用活性炭精制和水重晶。另一種方法是,用等摩爾的N,N-苯基甲基肼和乙酰乙酸乙酯在130-160℃油浴上加熱回流制得。用沸水從濃稠的油狀液體中萃取安替比林,然后蒸發(fā)除去水而得到晶體。 |
相關(guān)化學品信息 | |
乙二胺四乙酸 雙硫腙 溶劑黃2 苯乙醇 L-酪氨酸 酪胺鹽酸鹽 2-巰基乙醇 肌酸酐 乙醚 氯化乙酰膽堿 6-氨基己酸 亞油酸 甲基肼 乙酰胺 樂果 四環(huán)素 甲巰咪唑 安替比林 根皮苷 根皮素 腺苷環(huán)磷酸酯 鹽酸奎寧 2-溴-2-甲基丙酸乙酯 2,3-二溴丙酸 DL-2-甲基丁酸 2,3-戊二酮 2-酮丁酸 丙酮酸甲酯 2,4-二甲基-3-戊醇 膽固醇棕櫚酸酯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