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S Number:71149-61-6 基本信息 | |
中文名:36184 | 玫瑰茄紅; 玫瑰茄紅; 玫瑰茄色素; 玫瑰茄紅素 |
英文名:16360 | 4H-1-Benzopyran-4-one,2-(3,5-dihydroxy-4-methoxyphenyl)-5,8-dihydroxy-3,7-dimethoxy- |
別名: | Hibiscetin; hibiscus sabdaritta; roselle red |
分子結構: |
|
分子式: | C18H16O9 |
分子量: | 376.31424 |
71149-61-6 | |
InChI: | 1S/C18H16O9/c1-24-11-6-8(19)12-14(23)18(26-3)15(27-17(12)13(11)22)7-4-9(20)16(25-2)10(21)5-7/h4-6,19-22H,1-3H3 |
物理化學性質(zhì) | |
性質(zhì)描述: | 玫瑰茄紅(71149-61-6)的性狀: 1.棗紅色液體或紫紅色粉末,稍有特異臭。 2.易溶于水、乙醇和甘油,難溶于油脂、氯仿和苯等親油性有機溶劑。 3.在酸性(pH<4)溶液中呈紅色,最大吸收波長為523nm+1nm。 4.pH值5~6時呈橙色;pH>7時呈暗藍色。 5.液體產(chǎn)品的吸光度高濃度時為2~2.3。 6.低濃度時約為0.9~1.0。 7.粉狀產(chǎn)品的吸光度約為E1%1cm 3~3.5。 8.耐光、耐熱性不佳。對金屬離子Fe3+、Cu2+不穩(wěn)定。 9.耐酸性差,遇碳酸會發(fā)生沉淀、褪色。 10.小白鼠經(jīng)口LD50 15g/kg。 |
其他信息 | |
產(chǎn)品應用: | 玫瑰茄紅(71149-61-6)的用途: 1.作食品著色劑,我國規(guī)定可用于硬糖和瓊脂軟糖中,用量分別為3~6g/kg、1.6~2.4g/kg;一般在果凍、果醬、果汁和果酒等食品,用量一般為0.1~0.5g/kg;在配制酒、果汁(味)飲料類和糖果中,按生產(chǎn)需要適量使用。 2.作食用紅色(至紫紅色)色素。適用于pH值在4以下,不需高溫加熱的食品,如糖漿、冷點、粉末飲料、果子露、冰糕、果凍等。用量0.1%~0.5%。日本用于飲料和糖果。 |
生產(chǎn)方法及其他: | 玫瑰茄紅(71149-61-6)的制法: 由玫瑰茄的花萼用乙醇萃取二次,經(jīng)濃縮、干燥而得。 1.玫瑰茄花萼除去腐敗葉子,洗凈晾干,用20倍量的水加熱至沸,保溫攪拌0.5h,趁熱過濾;濾渣用10倍量的水按上法浸提3次,第三、第四次濾液可作為下一批玫瑰茄花萼的浸提溶劑。合并第一、第二次濾液,在60~70℃下減壓濃縮至含固形物30%~40%為止,得產(chǎn)品1,再進一步濃縮至干(或于60℃真空干燥)得粉狀產(chǎn)品2。也可用2倍量95%的乙醇攪拌溶解產(chǎn)品1,靜置6h后,吸取上層請液,過濾,并用50%的乙醇洗滌濾餅4次,在50~60℃下將濾渣干燥得玫瑰茄果膠,合并清液、濾液和洗液、常壓蒸餾回收乙醇,再在60~70℃下減壓濃縮至固形物含量60%為止,得產(chǎn)品3。 2.由綿葵科木槿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玫瑰茄(Hibiscs sabaariffa)的花萼用乙醇浸漬,經(jīng)過濾使色素萃取液與花萼分離。濾離的花萼粉碎后再用含1%鹽酸的乙醇溶液萃取,合并二次萃取液,于30℃減壓濃縮,濃縮液可作為產(chǎn)品,或蒸干后制成粉末。 從100g干花萼可得1.5g總花色苷。也可用水萃取。為提高耐光性可添加抗氧化劑(L-抗壞血酸),并使用不透紫外線的包裝材料,氮氣置換包裝等。 限量: GB 2760—1996:果汁(味)飲料類、糖果、配制酒,GMP。 毒性: LD50>9.5g/kg(小鼠,經(jīng)口)。 |
相關化學品信息 | |
L-組氨酸 丙醇 胞嘧啶 正丁醇 1-戊醇 苯 精胺 乙酸鈷 1,1,1-三氯乙烷 安宮黃體酮 四乙基溴化銨 丁位十一內(nèi)酯 2-氧代-4-苯基丁酸 4-(三氟甲氧基)苯甲醚 環(huán)己基苯基甲酮 3-羥基-4-硝基苯甲酸甲酯 1-硝基-4-(三氟甲氧基)苯 丁位十二內(nèi)酯 3-苯基苯甲酸 2-苯基苯并咪唑 1,3,5-三異丙基苯 2-氰基-2-苯基丁酸乙酯 2,6-二叔丁基苯醌 2,3,5,6-四氯對苯二甲酰氯 2-氨基-5-氯二苯甲酮 二苯基乙氧基膦 二甲基二硒醚 左美丙嗪馬來酸鹽 2-(2-甲基苯基)-苯甲醇 甲基綠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