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S Number:9004-34-6 基本信息 | |
中文名:16028 | 微晶纖維素; 纖維素酶; 纖維素 |
英文名:86204 | Cellulose microcrystalline |
別名: | alpha-Cellulose |
分子結構: |
|
分子式: | (C6H10O5)n |
9004-34-6 | |
EINECS登錄號: | 232-674-9 |
InChI: | 1S/H2/h1H |
物理化學性質(zhì) | |
水溶性: | 不溶 |
性質(zhì)描述: | 纖維素是由D-吡喃型葡萄糖基彼此以1,4-β-苷鍵連接而成的一種均一的高分子。纖維素分子除了兩個端基外,每個葡萄糖基都有三個羥基。平均聚合度約10000左右。由于纖維素羥基的極性,水可進入非晶區(qū),發(fā)生結晶區(qū)間的有限溶脹。某些酸、堿和鹽的水溶液在一定條件下可滲入結晶區(qū),產(chǎn)生無限溶脹,使纖維素溶解。最常用的纖維度溶劑是銅銨Cu(NH3)4(OH)2溶液和銅乙二胺[NH2CH2CH2NH2]Cu(OH)2溶液。 |
安全信息 | |
安全說明: | S24/25:防止皮膚和眼睛接觸。 |
危險類別碼: | R37:刺激呼吸道。 |
其他信息 | |
產(chǎn)品應用: | 纖維素高分子中的羥基發(fā)生酯化或醚化反應,可衍生出許多有用的產(chǎn)品。實際應用的纖維素酯類有:纖維素硝酸酯、纖維素乙酸酯、纖維素乙酸丁酸酯和纖維素黃酸酯。纖維素醚類有:甲基纖維素、羧甲基纖維素、乙基纖維素、羥乙基纖維素、氰乙基纖維素、羥丙基纖維素和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等。此外,還有酯醚混合衍生物 |
生產(chǎn)方法及其他: | 纖維素是世界上蘊藏量最豐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,生產(chǎn)原料來源于木材、棉花、棉短絨、麥草、稻草、蘆葦、麻、桑皮、楮皮和甘蔗渣等。我國由于森林資源不足,纖維素的原料有70來源于非木材資源。我國針葉材、闊葉材的纖維素平均含量約43-45;草類莖稈的纖維素平均含量在40左右。纖維素的工業(yè)制法是用亞硫酸鹽溶液或堿溶液蒸煮植物原料,主要是除去木素,分別稱為亞硫酸鹽法和堿法。得到的物料稱為亞硫酸鹽漿和堿法漿。然后經(jīng)過漂白進一步除去殘留木素,所得漂白漿可用于造紙。再進一步除去半纖維素,就可用作纖維素衍生物的原料。 |
相關化學品信息 | |
2-乙基苯酚 水楊醇 2-羥基苯甲醛 鄰甲氧基苯胺 愈創(chuàng)木酚 N-甲基-N-苯基苯磺酰胺 1-溴化萘 1-甲基萘 1-氯萘 1-碘萘 a-萘酚 alpha-(三氯甲基)芐基醇乙酸酯 鼠李素 1-氨基-8-萘酚-3,6-二磺酸 戊沙溴銨 2-苯基丁酸 1-萘氨基苯 1-(3-氯苯基)-3-甲基-2-吡唑啉-5-酮 4-甲基傘形酮 伯氨喹 鄰氨基聯(lián)苯 鄰苯基苯酚 蒽酮 占噸醇 占噸酮 3,4,5-三甲氧基肉桂酸 2-氨基-8-萘酚-6-磺酸 3,5-二溴水楊醛 DL-扁桃酸 抗氧劑LK-1081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