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S Number:56-85-9 基本信息 | |
中文名:30447 | L-谷氨酰胺 |
英文名:10624 | L-Glutamine |
別名: | 2-Aminoglutaramic acid; Levoglutamide; L(+)-Glutamic acid-5-amide |
分子結(jié)構(gòu): |
|
分子式: | C5H10N2O3 |
分子量: | 146.14 |
56-85-9 | |
EINECS登錄號: | 200-292-1FEMA登錄號3684 |
InChI: | 1S/C5H10N2O3/c6-3(5(9)10)1-2-4(7)8/h3H,1-2,6H2,(H2,7,8)(H,9,10)/t3-/m0/s1 |
物理化學性質(zhì) | |
熔點: | 185ºCDECOMPOSITION185ºC |
比旋光度: | 32.25º(C=10,2NHCL) |
性質(zhì)描述: | 白色針狀結(jié)晶。熔點184-185℃(分解)。溶于甲醇、乙醇、醚、苯、丙酮、氯仿和乙酸乙酯。在中性溶液中穩(wěn)定,在酸;堿或熱水中易分解成谷氨酸,或內(nèi)酯化為吡咯羧酸。無臭、有微甜香味。 |
安全信息 | |
安全說明: | S24/25:防止皮膚和眼睛接觸。 |
危險類別碼: | R36:刺激眼睛。 R36/37/38:對眼睛、呼吸道和皮膚有刺激作用。 |
其他信息 | |
產(chǎn)品應用: | 該品在體內(nèi)轉(zhuǎn)變成為糖胺,作為合成粘蛋白的前體,可促進潰瘍愈合,主要用作消化道潰瘍藥。此外,還可用作腦功能改善劑和用于治療酒精中毒。 |
生產(chǎn)方法及其他: | L-谷氨酰胺廣泛存在于自然界,例如,以游離狀態(tài)含于南瓜、向日葵的幼苗中,其N-乙基化合物(茶氨酸,theanine)含于茶葉中。雖然可自天然產(chǎn)物提取谷氨酰胺,但大量生產(chǎn)則采用發(fā)酵法和合成法。1.合成法由L-谷氨酸-5-甲酯([1499-55-4])經(jīng)縮合、加成、成鹽、水解而得。谷氨酸在濃硫酸存在下與甲醇酯化,所得的酯化液滴加入甲醇和二硫化碳的混合液中,一邊滴加,一邊在冷卻下通氨。酯化液滴加完后,繼續(xù)通氨,然后加入三乙胺,在30℃密閉放置40h。經(jīng)減壓濃縮趕氨后,得γ-甲酯-L-谷氨酸-N-氨荒酸二銨鹽濃縮液。將其加熱至40-45℃,加入乙酸。攪拌30min后,減壓除去二硫化碳,此時析了大量結(jié)晶。然后加入等體積甲醇,于0℃放置12h,過濾,得谷氨酰胺粗品。經(jīng)活性炭脫色;重結(jié)晶得成品。2.發(fā)酵法將葡萄糖或乙酸;乙醇作為培養(yǎng)基碳源,用黃色短桿菌(Brevibacteriumflavum)菌種發(fā)酵,以葡萄糖計產(chǎn)率為39g/L,收率為39。 |
相關(guān)化學品信息 | |
雙胍 甲基硫脲嘧啶 2-氨基-4,6-二氯嘧啶 2,4-二氨基-6-羥基嘧啶 2-氨基-4,6-二羥基嘧啶 乙胺硫脲 4-氨基丁酸 胱胺二鹽酸鹽 四氯化碳 斑蝥素 四乙基氯化銨 三丁基氧化錫 芐基三乙基氯化銨 對硫磷 甘氨酸 L-丙氨酸 L-絲氨酸 醋酸去氧皮質(zhì)酮 己烯雌酚 奎尼丁 苯賴加壓素 5'-三磷酸腺苷 5-羥基色氨酸 蠅毒磷 氯霉素 甘油 L-天門冬氨酸 L-谷氨酰胺 谷氨酸 L-賴氨酸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