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S Number:125306-83-4 基本信息 | |
中文名:27499 | 苯酮唑; 苯酮唑; N,N-二乙基-3-均三甲基苯磺;-1H-1,2,4-三唑-1-甲酰胺; 唑草胺 |
英文名:7675 | 1H-1,2,4-Triazole-1-carboxamide,N,N-diethyl-3-[(2,4,6-trimethylphenyl)sulfonyl]- |
別名: | CH 900; Cafenstrole; Grachitor; Himeadow |
分子結(jié)構(gòu): |
|
分子式: | C16H22N4O3S |
分子量: | 350.436 |
125306-83-4 | |
InChI: | 1S\/C16H22N4O3S\/c1-6-19(7-2)16(21)20-10-17-15(18-20)24(22,23)14-12(4)8-11(3)9-13(14)5\/h8-10H,6-7H2,1-5H3 |
物理化學(xué)性質(zhì) | |
性質(zhì)描述: | 苯酮唑(CAS:125306-83-4)熔點(diǎn)為113~114℃,純品為白色晶體。20℃時(shí)在水中溶解度為2.5mg/L。大鼠急性經(jīng)口LD50>5000mg/kg。Ames試驗(yàn)為陰性。 |
其他信息 | |
產(chǎn)品應(yīng)用: | 苯酮唑(CAS:125306-83-4)是三唑類除草劑,具有以下特點(diǎn): ①可同時(shí)防除其他多年生和一年生雜草; ②持效期長(zhǎng)達(dá)40d; ③對(duì)芽前到三葉期雜草均有效; ④對(duì)稗草有卓效,在200~300g/hm2劑量下,對(duì)水稻有很高選擇性; ⑤可單獨(dú)使用或與其他作草劑混用。以10g有效成分/hm2劑量,對(duì)稗草、異型莎草具有很高活性,對(duì)移栽水稻無(wú)藥害。以500~100g有效成分/hm2劑量可有效防除鴨舌草、螢藺和一年生闊葉雜草。以300g有效成分/hm2劑量可有效地防治芽前到2.5葉期稗草、異型莎草,而對(duì)移栽水稻無(wú)藥害。 |
生產(chǎn)方法及其他: | 苯酮唑(CAS:125306-83-4)的制備方法: 1、三唑硫醇鉀鹽的制備:將等摩爾的甲酰胺緩慢滴加到氨基硫脲的四氫呋喃懸浮液中,加入少量催化劑,升溫至回流,攪拌反應(yīng)1h,冷卻至室溫,加少量水,析出白色沉淀,將固體轉(zhuǎn)移到另一反應(yīng)瓶中,加入水及適量的KOH(放熱)。冷卻到5℃以下,可直接用于一下步合成。 2、3-(2,4,6-三甲基苯基硫基)-1,2,4-三唑的制備:將水、2,4,6-三甲基苯胺以及適量的濃鹽酸混合后,冷卻至0℃以下,加入NaNO2的水溶液,加畢攪拌30min,在5℃以下將此重氮鹽溶液加入到1,2,4-三唑硫醇鉀鹽溶液中,攪拌1h,升溫至室溫,停止反應(yīng),加水,過(guò)濾得紅黃色絮狀物,產(chǎn)率70%。所得化合物可直接用于下步反應(yīng)。m.188℃(文獻(xiàn)值186~187℃)。 3、3-(2,4,5-三甲基苯基磺;-1,2,4-三唑的制備:將3-(2,4,6-三甲基苯基硫基)-1,2,4-三唑以及一定量的醋酸混合物,升溫至120℃,加入H2O2溶液。在120℃下攪拌6h。冷卻至室溫,析出白色晶體,過(guò)濾得成品,m.p.229℃(文獻(xiàn)值229~230℃),產(chǎn)率77%。 4、苯酮唑的合成:將3-(2,4,6-三甲基苯基磺酰基)-1,2,4-三唑和二乙基氨基甲酰氯的四氫呋喃溶液混合 |
相關(guān)化學(xué)品信息 | |
固藍(lán)BB N,N-二羥乙基苯胺 1-芐氧基-2-甲氧基-4-丙烯基苯 蒽 4-乙氧基-3-甲氧基苯乙酸 藜蘆醛 2-萘磺酸 癸酸環(huán)戊基甲基酯 3,4-二甲氧基苯乙胺 N,N-二乙基-4-氨基苯甲醛 2-萘氧乙酸 4-乙氧基-3-甲氧基苯甲醛 托品醇 4-氯-2-芐基苯酚 3-甲基苯甲酸乙酯 3-氨基-4-甲氧基苯甲酰苯胺 2,4-滴丙酸 3-(乙基氨基)-4-甲酚 N-哌嗪甲酸乙酯 alpha-甲基苯甲醇丙酸酯 二苯甲;淄 尼泊金乙酯 苯甲酸芐酯 四硫化雙五亞甲基秋蘭姆 二甘醇二苯甲酸酯 胡椒醛 2-甲氧基-5-甲基苯胺 吲哚 嘌呤 5-降冰片烯-2-羧酸 | |